Aster vs Hyperliquid:去中心化永续交易所的技术路线与市场争夺战

2025年去中心化永续交易所领域出现了明显的技术路线分化。Hyperliquid作为技术先行的领导者,通过构建高性能L1链提供类似CEX的体验;而Aster作为快速崛起的创新者,利用BNB链生态系统和多模块产品设计实现快速增长。

这两种模式代表了去中心化金融发展的不同哲学:基础设施优先与生态系统优先的路径选择。分析这两大项目的竞争格局,有助于我们理解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架构设计:定制链与模块化扩展的哲学差异

Hyperliquid和Aster在技术架构上采用了根本不同的方法,体现了不同的设计哲学。

Hyperliquid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基础层。团队从零开始构建了Hyperliquid链,并添加了EVM兼容的HyperEVM。其核心是专为高频交易调整的HyperBFT共识机制,支持每秒高达20万笔订单,具有亚秒级最终确定性。

这种集成设计意味着共识和匹配引擎都服务于交易,因此延迟非常低,性能极为出色。所有订单和匹配完全在链上进行,提供了真正的CEX级用户体验。

Aster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它直接在BNB链上启动,利用其大量用户基础和流动性快速启动。由于BNB链的区块时间约为3秒,TPS在数百之内,Aster目前无法达到Hyperliquid的亚秒级体验。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Aster依靠产品设计创新:包括简单模式与专业模式的双模式设计,以及高达1001倍的杠杆交易能力。

02 性能表现:速度与用户体验的基准测试

在性能方面,两个平台提供了不同的优势,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Hyperliquid的性能指标令人印象深刻:高达200,000订单/秒的处理能力,亚秒级最终确定性,以及完全在链上的订单和匹配引擎。这些特性共同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交易速度和体验。

Aster虽然目前无法匹配Hyperliquid的原始性能数据,但通过巧妙的产品设计缩小了差距。其简单模式允许用户直接与ALP流动性池交易,提供一键操作适合零售用户;专业模式则提供链上CLOB支持高级订单和策略。

费用方面,两个平台都具有竞争力:Hyperliquid收取约0.01%的挂单费和0.03-0.05%的吃单费;Aster Pro收取0.01%的挂单费和0.035%的吃单费。

Gas费用方面,Hyperliquid使用HYPE,由于负载控制而成本较低;Aster在BNB链上使用BNB,通常每次操作只需几分钱,但频繁操作可能会累积。

03 产品创新:差异化功能与风险管理

两家交易所在产品创新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和风险偏好。

Aster的产品创新更加大胆,提供高达1001倍的杠杆交易,远高于常见的50-100倍范围,这吸引了高风险用户和关注。平台还引入了独特的股票永续合约,支持主要美国股票24/7交易,完全以加密货币结算。

隐藏订单功能是Aster的另一项创新,解决了CZ此前提出的对透明订单簿上交易员操纵的担忧。该功能允许大额交易者隐藏其交易意图,防止前端运行。

Hyperliquid则更加注重核心交易体验的完善,提供了专业级交易工具和深度,吸引了更多机构和高频交易者。其技术优先的方法确保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 安全模型:去中心化与风险控制

两个平台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模型,各有优缺点。

Hyperliquid使用PoS-BFT方法。为了速度,它保持了相对较小的验证器集。任何HYPE持有者都可以质押或委托。安全性取决于质押规模和代币分布。

由于HYPE被广泛空投而非VC主导,控制权更加分散。一个风险点是桥接:USDC通过官方桥接转移到Hyperliquid,而桥接通常是一个常见的薄弱环节。

Aster目前完全依赖BNB链的安全性。BNB链有21个验证器,因此更加中心化。Aster在此阶段缺乏基础层控制权。

在应用层面,Aster使用审计、风险控制和预言机来保持定价公平。例如,股票永续合约依赖于预言机价格——如果预言机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系统风险。

05 市场表现:交易量与用户增长对比

尽管技术架构不同,两家交易所在市场表现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Hyperliquid作为市场先驱,曾一度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建立了强大的先发优势。其深度和流动性形成了坚实的护城河,在短期内保持明显领先。

Aster则展现了惊人的增长势头。在几个月内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单月达到了330亿美元,并在2025年9月推出了其原生代币ASTER。

代币首发表现极为强劲:24小时内价格飙升1650%,交易量达到3.45亿美元,TVL突破10亿美元,吸引了33万新用户。平台总用户数已达到184.8万,7天新增用户61.7万。

06 发展路线:未来规划与技术演进

两家交易所都有着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

Hyperliquid需要避免停滞不前。它应该增加更多产品类型,扩大生态系统的广度,否则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持续优化其核心技术和提高性能也是关键。

Aster计划开发Aster Chain,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目标是突破BNB链的限制,提高性能,并增加隐私保护。如果迁移成功,性能差距应该会大大缩小。

Aster还计划将ZK技术添加到Aster Chain中。这可以隐藏大订单,防御前置交易,并在共识层提高MEV抵抗和审查抵抗。与Hyperliquid当前的小验证器集相比,如果Aster将ZK与更开放的验证器设计结合起来,可能会获得性能、隐私和去中心化的差异化平衡。

07 市场格局:双头垄断的可能性与行业影响

分析认为,Hyperliquid和Aster可能形成去中心化永续合约未来的双头垄断格局。这种竞争对行业和用户都有利。

竞争将提升整个市场:用户获得更低的延迟和更流畅的交易;安全性和隐私方面,ZK和MEV防御可以在整个行业扩展;费用和激励方面,竞争促使平台降低成本并提高用户奖励。

Hyperliquid是“技术驱动的性能猛兽”,通过定制的L1和公平的分配建立了早期领先。Aster是“市场驱动的创新黑马”,利用生态系统的顺风和大胆的风险特性实现超越。

当Aster Chain上线时,两者将在同一水平上竞争。未来可能出现双头垄断,为用户带来更丰富、更快速和更安全的去中心化交易。

结语

Hyperliquid与Aster的竞争体现了去中心化金融领域技术路线多样化的健康发展趋势。两家交易所通过不同的路径追求相同的目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去中心化交易体验。

技术优先的Hyperliquid通过自定义链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性能,而市场驱动的Aster则通过产品创新和生态系统利用实现了快速增长。这种竞争最终将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更低成本、更先进的交易功能。

未来12-18个月将是关键时期,因为Aster计划推出自己的区块链,而Hyperliquid需要继续创新以保持领先地位。无论结果如何,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领域都将因这两大巨头的竞争而变得更加丰富和成熟。

ASTER-0.54%
HYPE6.47%
BNB-5.04%
USDC0.0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